2015一級消防工程師綜合能力知識點(diǎn):建筑外保溫系統
考點(diǎn) 建筑外保溫系統
詮釋
1.對火災的影響
(1)通過(guò)材料表面使火焰進(jìn)一步傳播。
(2)加大了火災荷載,助長(cháng)了火災的熱強度。
(3)產(chǎn)生濃煙及有毒氣體,造成人員傷亡,阻礙安全疏散和外部救援。
2.檢查內容
檢查內容 |
具體要求 |
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 |
用于建筑保溫系統的保溫材料主要包括有機高分子類(lèi)、有機無(wú)機復合類(lèi)和無(wú)機類(lèi)三大類(lèi),根據燃燒性能等級的不同,主要有A(不燃性)、B1(難燃性)、B2(可燃性)三個(gè)等級。針對民用建筑不同的建筑類(lèi)別、建筑高度和外墻材質(zhì),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有所不同 |
防護層的設置 | 當外墻體保溫材料選用非A級材料時(shí),檢查其外側是否按要求設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護層,并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不同使用性質(zhì)、建筑高度和外墻材質(zhì)的民用建筑,其防護層的設置厚度也有所不同。一需要注意的是,首層防護層的厚度一般是其他樓層防護層的厚度的兩倍 |
防火隔離帶的設置 |
當 外墻體采用B2、級保溫材料時(shí),檢查是否每層沿樓板位置設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離帶,隔離帶的設置高度不得小于300mm,且應與建筑外墻體全面積 粘貼密實(shí)。當屋面和外墻體均采用非A級保溫材料時(shí),還須檢查外墻和屋面分隔處是否按要求設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離帶,隔離帶的寬度不得小于500mm |
每層的防火封堵 | 當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時(shí),檢查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是否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以防因煙囪效應而造成火勢快速發(fā)展 |
電氣線(xiàn)路和電器配件 |
電氣線(xiàn)路不得穿越或敷設在非A級保溫材料中;對確需穿越或敷設的,應檢查是否采取穿金屬導管等防火保護措施。開(kāi)關(guān)、插座等電器配件,不得直接安裝在難燃或可燃的保溫材料上,以防因電器使用年限長(cháng)、絕緣老化或過(guò)負荷運行發(fā)熱等引發(fā)火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