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專(zhuān)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0-12-24 10:36 來(lái)源于網(wǎng)絡(luò )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第一章工程概況
1.1 工程概況
渡口壩水電站為混合式電站,位于重慶市奉節縣新政鄉梅溪河上游河段,是梅溪河梯級規劃的第一級,壩址區控制流域面積765k㎡,多年平均流量18.2m3/s。該電站是一座以發(fā)電為主、兼有旅游、防洪等綜合效益的Ⅲ等中型工程。水庫總庫容9854萬(wàn)m3,有效庫容7011萬(wàn)m,屬年調節水庫。壩址位于奉節縣新政鄉上游7km處,距奉節縣城90km;廠(chǎng)址位于公平鎮打爛溝處,距奉節縣城54km。渡口壩水電站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擋(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電站廠(chǎng)房,電站共裝機容量129MW(2×64.5MW)。
混凝土拱壩為3級建筑物。建基面高程▽470.00m,壩頂高程▽578.50m,最大壩高108.5m。體型采用拋物線(xiàn)型變厚雙曲拱壩,頂拱中心角98°,最大半中心角46.76°,最小半中心角26.88°,拱冠梁處拱圈中心線(xiàn)最大曲率半徑120.6m,最小曲率半徑
53.4m,壩軸線(xiàn)長(cháng)284.123m,共分16個(gè)壩段。壩頂厚4.5m,底厚20.0m,厚高比0.18.壩體內設灌漿廊道、交通廊道、集水井、抽水泵和放空管等,壩外設灌漿平洞、排水洞、交通橋、壩后橋和電梯井等。
泄洪建筑物位于大壩中間,溢流堰中心線(xiàn)與大壩中心線(xiàn)重合,由3個(gè)溢流表孔組成,孔口尺寸為12m×12m(寬×高),每孔裝有弧形工作門(mén)控制,由液壓?jiǎn)㈤]機啟閉。堰體采用WES型堰面曲線(xiàn),堰頂高程▽563.00m.堰頂前部采用1/4橢圓曲線(xiàn),堰頂后部為曲線(xiàn)方程,出口采用跌流,最大下泄流量為3840m3/s,相應單寬流量為116.4m3/(s· m) .
水墊塘作為消能建筑物是3級建筑物,包括水墊塘、二道壩和護坦。水墊塘為階梯形,長(cháng)165.53m,底寬44m,頂寬79.44m,最低底高程469.0m.水墊塘末端設壅高水位的二道壩,軸線(xiàn)長(cháng)66m,高17.5m,頂寬2.7m,底寬27.2m,底高程▽474.5m,壩內設排水廊道和抽水泵,二道壩后設長(cháng)20m的護坦,并設齒墻。
進(jìn)水口采用岸塔式,分為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兩部分。下部結構包括進(jìn)水口流道、攔污柵、攔污柵胸墻及檢修閘門(mén)井;上部結構包括進(jìn)水口操作及檢修平臺、攔污柵啟閉機室、啟閉機工作橋、檢修閘門(mén)啟閉機室及交通橋。進(jìn)水口底板高程▽525.80m,檢修平臺高程▽578.50m。
引水隧洞沿左岸布置,長(cháng)600m,圓形,洞徑4.2m,采用全斷面混凝土襯砌。
圍堰型式上游為過(guò)水圍堰,下游為不過(guò)水圍堰。上游圍堰迎水面拋填塊石護坡,背水面鋼筋塊石籠壓坡結合C20砼面板防滲的結構型式。下游圍堰采用土石填筑,復合土工膜防滲的結構型式。為滿(mǎn)足機械施工及防洪搶險、交通、出渣需要,上下游圍堰頂寬為8.0m.上游圍堰高14.4m,堰頂高程▽496.70m,軸線(xiàn)長(cháng)度72.15 m.下游圍堰高6.5m,堰頂高程▽486.80m,軸線(xiàn)長(cháng)度31.3m。
導流底孔修筑和封堵,導流隧洞封堵。兩個(gè)導流底孔布置在8、9號壩段上,孔底高程486.40m,底孔尺寸7m×7m,底孔最后需封堵。導流洞封堵利用閘門(mén)臨時(shí)擋水,堵頭長(cháng)度為36m.
施工導流和水流控制工程包括截流、排水、導流底孔修筑、導流底孔和導流隧洞封堵準備工程、度汛等工程,以及其它有關(guān)臨時(shí)工程。
1.2 主要合同項目及工程量
主要合同項目包括:混凝土拱壩工程、水墊塘工程、取水口工程、 隧洞工程,主要工程量見(jiàn)下表。 主要工程量表1-1。
1.3 工期要求
渡口壩樞紐工程安排在2007年7月中旬開(kāi)始施工,2010年6月1日主體工程完工。表1-2 主要控制性工期
工程自然條件
序號 | 項目名稱(chēng) | 單位 | 工程量 | 合計 | |||||
大壩 | 水墊塘 | 取水口 | 隧洞 | ||||||
1 | 土方明挖 | m 3 | 5812 | 31644 | 627 | 0 | 38083 | ||
2 | 石方明挖 | m 3 | 502409 | 179461 | 11000 | 0 | 692870 | ||
3 | 石方洞挖 | m 3 | 17462 | 0 | 367 | 12463 | 30818 | ||
4 | 砂漿錨桿φ22 | 根 | 2352 | 0 | 0 | 1000 | 3352 | ||
5 | 砂漿錨桿φ25 | 根 | 3007 | 6708 | 883 | 0 | 10598 | ||
6 | 錨筋樁φ28 | 根 | 0 | 448 | 0 | 0 | 448 | ||
7 | 錨索(500-1000KN 級,L=9-30m) | 根 | 114 | 0 | 0 | 0 | 114 | ||
8 | 噴混凝土(10~15cm 厚,C20) | m 3 | 3280 | 1125 | 169 | 383 | 4957 | ||
9 | 鋼筋網(wǎng) | t | 52 | 35 | 3 | 18 | 108 | ||
10 | 排水孔(φ100mm) | m | 8201 | 0 | 0 | 0 | 8201 | ||
11 | 排水孔(φ110mm) | m | 9805 | 0 | 0 | 0 | 9805 | ||
12 | 回填灌漿 | m 2 | 8602 | 0 | 0 | 2464 | 11066 | ||
13 | 固結灌漿 | m | 22200 | 2190 | 396 | 1400 | 26186 | ||
14 | 接縫灌漿 | m 2 | 11956 | 0 | 0 | 0 | 11956 | ||
15 | 帷幕灌漿 | m | 19769 | 0 | 0 | 0 | 19769 | ||
16 | 混凝土 | m 3 | 250271 | 51857 | 6212 | 3519 | 312118 | ||
17 | 鋼筋制安 | t | 1127 | 809 | 544 | 176 | 2882 | ||
18 | 塑料止水 | m | 3592 | 1965 | 0 | 936 | 6493 | ||
19 | 止銅片 | m | 1103 | 1965 | 56 | 0 | 3124 | ||
20 | 漿砌石 | m 3 | 1500 | 0 | 0 | 0 | 1500 |
序號 | 項目及其說(shuō)明 | 要求完工日期 |
1 | 工程開(kāi)工 | 2007.10.01 |
2 | 主河床截流 | 2007.10.18 |
3 | 大壩基坑開(kāi)挖完成 | 2008.04.16 |
4 | 大壩▽486m高程砼 澆筑完成 | 2008.05.31 |
5 | 大壩底孔封堵施工完成 | 2010.01.28 |
6 | 封拱灌漿完成 | 2010.02.28 |
7 | 導流洞封堵施工完成 | 2010.05.04 |
8 | 本合同完工日期 | 2010.06.01 |
梅溪河屬中亞熱帶暖濕季風(fēng)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適宜、無(wú)霜期長(cháng)、冬干常見(jiàn),伏旱突出等特點(diǎn),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局部小氣候特征明顯。
流域內降水豐沛,但年內分配不均,雨季從4月~10月,其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
88.2%,其中以7月降水量最多,約占年降水量的18.0%.12月~2月枯期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4.1%。降水年際變化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437.2mm,最大年降水量1815.5mm,最小年降水量894.1mm,倍比系數為2.03。梅溪河流域暴雨多發(fā)生在5月~9月,一次大暴雨過(guò)程多為1d~3d,其中大部分雨量集中在24h以?xún),受大巴山暴雨影響,暴雨常在建樓、尖山、渡口壩一帶出現。
氣溫:多年平均氣溫為16.8℃,極端最高氣溫為39.8℃,極端最低氣溫為-9.2℃。日照:多年平均日照1507.4h. 濕度:多年平均相對濕度69.1%. 風(fēng)速、風(fēng)向:多年平均風(fēng)速1.9m/s,風(fēng)向多為NE向,多年平均最大風(fēng)速14.5m/s,實(shí)測瞬時(shí)最大風(fēng)速19.0m/s;。 蒸發(fā):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405.4mm。
1.5 對外交通條件
本工程對外交通運輸條件較為便利,工程區距奉節縣城90km,距新政鄉7km. 奉節由長(cháng)江水道上行119 km 至萬(wàn)縣,326 km至涪陵,446 km至重慶;下行35 km至巫山,202 km至宜昌,2054 km至上海。水力運輸條件優(yōu)越。
場(chǎng)內交通:現有新政鄉至竹園、建農鄉的鄉村公路從工程區左、右岸通過(guò)。大壩左右兩岸上壩公路及石料場(chǎng)至篩分拌和系統之間連接道路共需新建施工道路2.9km,左岸公路長(cháng)2.17km,右岸公路長(cháng)0.7km。
附件下載:渡口壩水電站大壩土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lái)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lái)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wèn)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shí)確認后會(huì )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zhù)認同該作品的觀(guān)點(diǎn)或真實(shí)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gè)人轉載使用,請與著(zhù)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