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高頻考點(diǎn):深基坑支護
【考頻指數】★★★
【考點(diǎn)精講】
基坑支護結構的類(lèi)型有灌注樁排樁圍護墻、板樁圍護墻、咬合樁圍護墻、型鋼水泥土攪拌墻、地下連續墻、水泥土重力式圍護墻、土釘墻等;支護結構圍護墻的支撐形式有內支撐、錨桿(索)、與主體結構相結合(兩墻合一)的基坑支護等。
一、灌注樁排樁支護
1.排樁可根據工程情況為懸臂式支護結構、拉錨式支護結構、內撐式支護結構和內撐-錨拉混合式支護結構。適用于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適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2.灌注樁排樁應采取間隔成樁的施工順序,已完成澆筑混凝土的樁與鄰樁間距應大于4倍樁徑,或間隔施工時(shí)間應大于36h.
3.灌注樁頂應充分泛漿,高度不應小于50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時(shí)混凝土強度應比設計樁身強度提高一個(gè)強度等級進(jìn)行配制。
二、地下連續墻
1.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適用于周邊環(huán)境條件復雜的深基坑。
2.應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導墻?;炷翉姸鹊燃壊粦陀贑20,厚度不應小于200mm;導墻頂面應高于地面100mm,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導墻底部應進(jìn)入原狀土200mm以上;導墻高度不應小于1.2m;導墻內凈距應比地下連續墻設計厚度加寬40mm.
3.地下連續墻單元槽段長(cháng)度宜為4~6m.槽內泥漿面不應低于導墻面0.3m,同時(shí)應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4.水下混凝土應采用導管法連續澆筑。導管水平布置距離不應大于3m,距槽段端部不應大于1.5m,導管下端距槽底宜為300~500mm;鋼筋籠吊放就位后應及時(shí)澆筑混凝土,間隔不宜大于4h;現場(chǎng)混凝土坍落度宜為200±20mm,強度等級應比設計強度提高一級進(jìn)行配制;混凝土澆筑面宜高出設計標高300~500mm.
5.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jìn)行墻底注漿。注漿管應采用鋼管;單元槽段內不少于2根,槽段長(cháng)度大于6m時(shí)宜增加注漿管;注漿管下端應伸到槽底200~500mm;注漿壓力應控制在2MPa以?xún)?,注漿總量達到設計要求或注漿量達到80%以上,壓力達到2MPa可終止注漿。

- · 一建工程法規精選典型例題100道—安全專(zhuān)項施工方案的編制
- · 深基坑支護深度不宜大于12米的支護結構是( )。
- · 對有關(guān)工程中涉及(?。┑膶?zhuān)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還應當組織專(zhuān)家。
- ·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chǎn)管理條例》,下列分部分項工程中。
- · 2019一級建造師試題《建筑工程》實(shí)務(wù)題(文字版)(二)
- · 組織專(zhuān)家論證的專(zhuān)項施工方案的簽字審批。
- · 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shí)務(wù)復習要點(diǎn):拉錨?
- · 一級建造師水利工程知識點(diǎn):水利水電工程專(zhuān)項施工方案
- · 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知識點(diǎn):深基坑支護結構
- ·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知識點(diǎn):基礎工程安全管理要點(diǎn)